声音开关

语速

放大

缩小

鼠标样式

大字幕

重置

退出服务

首页 新就业群体

让“奔跑的心”在城市找到温暖港湾

稿件来源:石嘴山日报 发布时间: 2025-08-19 17:53

  清晨六时,大武口区朝阳街道的街巷已在晨光中渐次“苏醒”。外卖员李俊杰麻利地穿上工作服,手机订单提示音接连响起,新一天的配送征程就此开启。

  上午十时,完成第一波配送任务的李俊杰,脚步轻快地走进石嘴山万达广场旁的暖“新”驿站。“以前跑单累了,只能在路边树荫下将就歇脚,现在这里随时能喝水、充电,真是贴心!”他拿起驿站里的纸杯接水,脸上漾着笑意。

  这样的温暖场景,源于今年4月大武口区朝阳街道办事处启动的让“奔跑的心”找到“幸福的家”新就业群体“友好街道”建设。聚焦辖区近200名快递员、外卖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,街道以党建为引领,织密覆盖社区、小区、医疗、教育、交通、商户、就餐、培训、就业九大场景的服务网络,让这群城市里的“奔跑者”从“过客”变“主人”,在奔波中感受家的温暖。

  “咱们辖区商铺密集、人口多,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的‘毛细血管’,但他们工作流动性强,休息难、就医难、融入难等问题突出。”朝阳街道党工委书记赵红燕介绍说,这个街道从硬件建设入手,织密服务网络,目前已建成18个统一标识的暖“新”驿站,覆盖万达商圈、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。

  走进万达广场暖“新”驿站,共享充电设备、应急药箱、共享雨具等一应俱全,几位外卖员正坐在沙发上歇脚。“这里夏天能纳凉,冬天能取暖,遇到突发情况还能应急处理,真是我们的‘加油站’。”外卖员张国齐说,他刚从社区领到暖心包,里面的防晒冰袖、创可贴、藿香正气水等物品十分实用。

  硬件打底,服务更要精准。走进万盛花园小区,崭新的爱心指引牌格外显眼,上面清晰标注着楼栋位置和序号。“不少老旧小区楼栋标识模糊找路得费不少劲。我们在小区门口设置爱心指引牌,标注楼栋位置和序号,提高外卖员、快递员的配送效率。”万盛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小燕说。

  这是万盛社区暖“新”驿站的“定制服务”之一。除此之外,万盛社区还联合快递公司开展“送清凉”活动,盛夏时节送上绿豆汤、饮用水;邀请专业人士开设安全应急讲座,提升新就业群体的风险防范能力,让他们在奔波的路上更安心。

  服务的触角,还在商户联盟的参与下不断延伸。在怡心社区的豫尚品胡辣汤店,玻璃门上贴着的“新就业群体友好商户”标识格外醒目。“只要是快递员、外卖员来吃饭,一律打8.8折,免费提供饮用水。大家风里来雨里去不容易,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。”店主杨丰收说。

  目前,朝阳街道办事处已成立包括餐饮店、理发店、便利店、药店等不同行业的45家友好商户联盟,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理发打折、满减折扣、暖“新”套餐等实实在在的优惠。

  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也在悄然增强。20余名快递员、外卖员组成“朝小哥”志愿服务队,他们利用走街串巷,对辖区情况熟悉的便利优势,积极参与治安巡逻、隐患排查、政策宣传等活动,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。这种“双向奔赴”正是街道推动治理赋能的初衷。

  为了让服务更可持续,街道建立了新就业群体数据库,与美团、京东快递等企业联动,动态更新人员信息,确保政策精准落地;每季度评选“街道新就业之星”,在社区荣誉展示区宣传他们的事迹;联合医疗机构开通就医绿色通道,为困难群体提供优惠体检;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多样化的技能培训课程,提升就业技能……

  从晨光里的奔波,到驿站里的小憩;从商户递来的一杯热水,到“朝小哥”志愿服务,朝阳街道办事处正用一件件实事,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(记者 马燕 马超)